配天智造(832223)2022年度报告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亿元,同比增长52%,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67万元,同比增长28.11%。而这家公司全部在职员工仅有107人,人均创收约为122万。
业绩的背后离不开配天智造十八载深耕智能制造领域,持续投入自有资金进行高档数控系统自主研发,打造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惟一实现可订制化替代进口的数控机床、智能车间管理系统和MES制造执行系统等生产技术平台。
如今,在淮河边的安徽蚌埠市,配天智造近万平的“数字工厂”已稳定运行三年,一条智能制造产业链、一个高端数智化产业集群正在萌芽。
自主研发的MES管理系统是配天数字工厂的核心技术,将质量和效率管控融入制造的全过程,生产状态实时监控、生产排程系统实时统计、生产绩效实时统计等使车间的生产流程全部数字可视化、可控制和可追溯。
与传统车间相比,配天数字工厂的数控机床OEE(设备综合效率)平均可提高到95%以上。技工在办公室通过一部手机就可以实时监控不同车间的所有设备的数据,查询生产记录、操作记录和刀具记录,系统自动形成大数据库并进行产能分析。监控中设备出现异常状态可以立刻被发现纠正,设备利用率得到有效提升。
生产排程计划是数字工厂的大脑,正因为生产数据的实时反馈,整个车间的产出、报废和成品的数量一目了然。工程师依据大数据可以进行最优化的生产排程,只需在系统中把生产排程和生产人员设定好,系统就会把生产排单通知推送给生产一线工人的手机上,通知生产等一系列任务,使得整体的生产计划非常科学。
“滴滴小车”模式也是一大亮点,能够激发工人的积极性完成绩效统计。比如一个生产排程需要两道工序两台机床,在产品第一道加工工序结束后,系统会发出一个抢单,工人抢到后就会骑着小车把物料拿走转移到下一道工序上,这样人力的利用率就会提高很多IM电竞,不必一台机床时刻需要工人盯着,减少了普工的数量配置。
传统工厂向数字工厂的升级可以看作“机器代替人工”的过程,其中智能化的运用是重中之重,既能弥补工人一些不可避免的不足,又能将难以传承的工作经验通过数字化的转变在生产过程中进行使用。
在配天智造安徽蚌埠的共享智造中心(数字工厂),占地近万平的车间整齐地摆放着260台机床。令人惊讶的是,整个车间需要运营的人员只有19人,2人保障设备、2人负责QC(质量抽检)、3人管理仓储、1人负责刀库、1人负责行政再加上10名普工。以往,如此规模的生产设备在传统工厂至少需要300人以上。
人员数量的缩减不仅仅是为了节约人力成本,更主要是减少生产流程中“人的因素”,工人的熟练度和专注度影响着良品率,工作疏忽甚至造成批量废品的出现。如果发生安全事故,整条生产线都会面临停产整顿。
配天智造数字工厂在智能化系统的管理下,系统实时采集加工信息、设备报警和工单信息推送到相应的工作人员,让每个人在最适合的时间去做最正确的事情。再加上在线自动检测进行质量管理、大容量刀库可实现自动换刀和柔性工艺管理,“黑灯”生产成为可能,加工生产线实现了无人化。
据了解,共享智造中心已稳定运行两年,综合效益显著。仅人力资源成本就年均节约超千万。相对传统车间因排产、调机、换线、刀具闲置浪费、产品报废等带来的浪费,也可节约超千万元。
以数控机床为代表的高端装备,一直是国外技术封锁我国的重要物资,中高端数控系统更是如此。即使设备进口申请获得通过,还要签署同步设备定位、产品参数等各类承诺,如果违反协议,外国厂商通过系统会立即停掉生产功能。智能制造时代,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IM电竞。只有高端装备坚持正向IM电竞研发,中国制造才能走向中国创造。
为解决大国重器受制于人的问题,配天智造自2005年成立至今,矢志不渝地解决国内高端装备自主生产的问题。目前,公司可生产五轴数控机床,拥有50多种完善的产品加工制造工艺,可以提供机电一体化的一站式智能装备IM电竞赋能服务,核心零部件到终端产品的自制能力高达95%。
正因为配天智造坚守自主创新从零起步,才能实现智能车间平台网络化,生产设备数据互通,打造出从底层到顶层,从核心部件到工业母机,从制造执行系统(MES)到智慧化数字工厂的全面解决方案,真正实现了“减少普工,不依赖技工,取代现场QC”。
基于技术积累打造的“共享智造中心能够”完善供应链体系,提供开放式量产能力,这是制造业转型升级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高效率、柔性化定制模式,推动传统制造业从单一的“硬件式”思维向“软硬件结合”的方式改变。有效助力地方政府在硬核科技制造能力上的进一步提升,提升地方政府的核心制造产业的水平,也为地方政府加快硬核科技技术创新提供基础。
智能制造时代来临,国家对高端化、数控化领域提升诉求强烈,加上制造业强链、补链的推进,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制造业也逐步向高端化发展。未来配天智造还将加快推动高端数控机床关键技术突破,抢占产业国际竞争的制高点。